小城大刊
靳志华
邯郸与邢台毗邻,又同属古时赵国,因此邯邢两地交往较多。年少在省城求学期间,我总把邯郸的同学识为老乡待之。走上工作岗位,与文学结缘后,参加各地笔会、采风、颁奖活动时,也常喜欢与邯郸的文友结伴同行。
在邯郸文学圈,我结识的文友有十几人,牛兰学先生就是其中一位。2019年初冬时节,我因获河北省第二届彩凤文学奖,而远赴石家庄市鹿泉区,去美丽的河北美术学院参加颁奖仪式。组委会将来自全省各地的获奖作者都安排到学院附近酒店,我有幸与牛兰学先生同室。他的名字,我早有耳闻,只是没有谋面。握手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又找到老乡的感觉。他签名送我新著《运河纪事》和两期新出版的《陶山》期刊,这是我初识《陶山》杂志。
2021年夏天,我到邯郸市某项文学活动,永年的一位文友又赠我两期《陶山》。今年年初,我得幸获得馆陶“公主湖”诗词楹联有奖征集的奖项,又收到组委会寄来的《陶山》及获奖证书。
说实在的,我也算是办刊编辑,执行主编季刊《清河诗词》多年,每年都能拜读到来自省内外多地寄来的不少刊物,对文学期刊也算稍有了解吧!有了几次精心阅读和学习研究,我对《陶山》也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归纳起来有四点:
一、版面有范。《陶山》出手不凡,采用的是18.6×26的纸张,其版面大小与河北省作协主办的《河北作家》、河北省文联主办的《当代人》、河北省诗词学会主办的《燕赵诗词》、中国知识经济出版集团主办的《中华风采》等大型的文学刊物一样,都是当代较为大气的刊物。《陶山》在设计上,每一页都精雕细琢,用“精致”和“规范”二字概括,恰如其分。这种敢与省级大刊、名刊相媲美的魄力,也足见其编辑们的胆略与卓识。
二、内容有量。这些年我见到过的省、市、县级市刊物都是薄本,一般都在60页左右,如《中华风采》64页,邢台诗词协会主办的《百泉诗词》72页,河北省散文学会主办的《散文风》72页,我们清河诗词学会主办的《清河诗词》一直都是48页。而《陶山》却是期期都是80页。许多期刊“稿不足,字号凑”,通过大字号来扩充版面,也是常见现象。而《陶山》却一直是表里如一,自始至今,正文字号不变,版块设计灵活,内容充实丰满。
三、选稿有度。文学期刊多是协会(或学会)主办的,其选稿范围多在会员内部。许多市、县级的刊物为何没有看头,原因就是期期都是老面孔,篇篇都是老陈调,迈不出“自恋”“自慰”的这个门槛,永远囿于小圈圈,也很难以长进。文学作者如此,办刊更是这样。《陶山》里面,主体作品均来自全国各地的省作协会员,其作品也多是新作、力作。这样选稿方式,既让《陶山》摘得多项桂冠、获得诸多荣誉,也得到众多读者的认可与好评。
四、出刊有力。受新兴网络媒体的冲击,传统的纸介媒体已经受到严重创伤,据资料显示:近三年停刊休刊的报刊有:2021年,《内江晚报》《德阳晚报》《皖北晨报》《广元晚报》等;2022年,《河北科技报》《南方法治报》《贵阳晚报》《宜宾晚报》等;2023年后,《绵阳晚报》《牡丹江晨报》《崇明报》《温州商报》《童话大王》《城市画报》《海曙新闻》等。曾经陪伴着我们多年的不少纸刊一夜宣布停刊,让我们这些多年在纸刊上游弋的人,感到诚惶诚恐。在新时代突飞猛进的浪漫中,办刊没有新鲜感,读者没有收获感,就会慢慢走向消亡,这是纸媒可怕的结局。《陶山》自2013年创刊,已经走过整整十个年头,办刊宗旨依然稳如磐石,步子依然坚定有力,这实属不易。依托《陶山》,编辑部纵向联系、横向交流,提升了办刊水平;依托《陶山》,举办各种赛事和采风活动,扩大其影响,这也是《陶山》步履稳健的原因。
馆陶是一个有着2200年建城史的历史名县,却又是冀南平原上一座人口数量少、县域面积小、经济体量有待进一步提升的小型城市。在这座有历史深度、有人文温度的小城里,却办起了《陶山》这本大刊,令人由衷地赞叹。
祝愿牛兰学先生和他的编辑团队,牢牢站稳《陶山》这座阵地,继续打造这个大刊、名刊,让《陶山》更美丽、更辉煌!
祝愿《陶山》越办越好,越办越大,越办越新!
作者简介:靳志华,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邢台市诗人协会副主席,清河县诗词学会副会长兼《清河诗词》执行主编,清河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著有诗集《飘零的流年》、文集《故园槐香》《清河土话》《滕小圣的故事》《清河顾随》等五部,参与编著本土文化著作十二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