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山缘未了
乔民英
缘分是一种可遇不可求、可忆不可删的情感链接。
我与陶山的缘分始于2014年冬天。邯郸散文学会组织一干人马到古陶山之地——馆陶县采风,我两篇采风之作《陶山气象》《粮画的意义》同时刊发在创刊不久的《陶山》杂志。随后,《陶山气象》获得河北省首届“彩凤奖”一等奖。
一晃九年过去,犹记得采风翌日,邯郸气温一夜之间由摄氏三度降到零下四度,我办公室前鱼塘里的鱼们在与冰凌的激烈搏斗中,定格成一个个向上飞行的姿势,优美而冷酷,洒脱而悲壮。我就想,陶山成为平野莫非也在一夜之间?
我是一夜之间来馆陶“定居”的。2017年,我的职业人生面临一个重要拐点——切线;可进可退之间,我主动选择成为一名驻村扶贫干部,来到馆陶东北部一个叫毛圈的村庄,一住就是七年。对一些年轻人来说,驻村意味着“镀金”,对我则是一次难得的“镀土”,或者称之为精神还乡。出身上世纪六十年代农村,历经波澜壮阔的社会转型,对“中国式贫困”有过亲身体验,自然懂得一个国家告别“千年绝对贫困”的深刻内涵。能够参与和见证这段历史进程,难道不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说来也巧,“国家扶贫日”也是我的生日,如此奇缘,我不扶贫谁扶贫?
毛圈村子不大,却是明代长城砖核心产地之一,至今仍有残存的老砖用作百姓房基,坚如磐石。清代有位亲王南巡时,曾在毛圈一棵老槐树下歇息,题写一块“位列瀛洲”匾牌形容这里的美景,匾牌和老槐树分别消匿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毛圈南行四五公里,乃馆陶籍世界级大诗人雁翼故里——颜窝头,两间坍塌的低矮土房依稀留存着诗人滚烫的灵魂。
驻地往东数百米,就是多次改道而流淌不息、一路向北终蜿蜒东去的千年卫运河,即河北与山东的界河。虽有界河,两省田地互有交叉,大有说头。沿河看鸟、对河高歌是我的驻村功课和精神补贴。每念怀于此,徜徉于此,我的内心总会涌起一种大江东去般的感慨。此时此刻,我岂敢再以一名帮扶者自许,我分明是一个被陶山卫水收留的漂泊者、寄存者、感动者!
感动,是一种珍贵的情感共鸣和人性互动。用力所能及的付出去关照需要帮助的人,用点点滴滴的光亮去温润人性中的善良,就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感动。比如:遇到一些民间节日,房东会为我们送来饺子,这一带过节流行吃饺子,他们叫包子。有一位身患绝症的脱贫户,八十多岁了,还骑电三马车捡树枝卖钱,她要给孙子攒钱娶媳妇;善良的老人把新玉米面送我们尝鲜。有次我们的车陷在路沟里,在场二十多名老乡、包括平时对扶贫工作有成见的人,无一例外地出手相助。有位朋友,逆风骑行几里路,为我们送来热腾腾的油炸丸子。
七年,对陶山卫水不过嘀嗒一瞬,却是我职业生涯的六分之一,有太多的一言难尽。我们的帮扶对象脱贫了,有的人没来得及体验脱贫的喜悦就离世了,更多的人依然奔波在飘忽不定的风尘里。帮扶也好,脱贫也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是数据的,也是具体的。从物质匮乏到精神丰盈,从扶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路漫漫兮修远兮!难忘大堤下那片具有六十年树龄的梨树园,难忘那两棵并躯生长、葳蕤生色的“情侣树”,她们本该是振兴路上的靓丽风景,却在一夜之间香消玉殒。
汉代馆陶公主刘嫖曾导演过“金屋藏娇”的历史大剧,我在陶山一隅自编自演着“泥屋藏鹰”的故事。在充满泥土味儿的“鹰巢”,我整理出版了自己文集《东方物语》,一些关于陶山卫水的文章被收录牛兰学先生主编的文集《陶山》《陶山风物》《聆听花开的声音》。记录我参与毛圈街道命名的报告文学《街道命名记》在全省建党百年征文中获奖,许多驻村经历或见闻还在等待化蛹为蝶那一刻。
泥屋能藏鹰,淤泥会伤鹰。2019年夏天一场大雨中,鹰在淤泥中滑了一下,摔断三根脚踝骨。伤筋动骨一百天,我休整六十天就持拐上岗了,因为省考、国考来了。人生,就是没完没了的赶考,只要精神不折翼,伤筋动骨又咋滴!
2023辞旧迎新时刻,刚“阳过”不久的我,在“陶山大讲堂”与馆陶文友分享了《我的在场写作认知与实践》。我使用的语言是“永普”——永年味普通话,永远是普通人,永远做一个敢于掏心掏肺讲真话的普通写作者。犹记得,告别大家的翌日就是北方小年。这天,陶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公主湖,好一个冰清玉洁世界!
一生漂泊的苏轼曾发出过“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旷世感慨,半生庸碌的我不妨以“问汝平生所寄,洺山邯山陶山”来告慰自己。洺山、邯山乃我寄身立业之地,陶山被我视作第二乡、第二春。
时光何曾老,卫水春正好。且行且珍重,陶山缘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