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言 | Tags | RSS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传奇故事 > 正文

湘水芙蓉尽朝晖

作者:陶山 来源: 日期:2016-12-22 17:11:25 人气:328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郭抱湘、徐万蓉画坛伉俪

 

 

牛兰学

 

湘江湘竹,芙蓉风情。一个名唤抱湘,拥抱湘江;一个名曰万蓉,万朵芙蓉。郭抱湘、徐万蓉是一对画坛伉俪,听到他们的名字,让我想起一幅古典的、优美的、时尚的图画湘水出芙蓉。著名画家张鹤云教授评价他们“品若湘竹,德比芙蓉”。

2012年11月27日上午,郭抱湘、徐万蓉艺术伉俪书画捐赠仪式在邯郸市馆陶县规划展馆举行。参加捐赠仪式的有邯郸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文联、市书协、市美协、市群艺馆、市展览馆等单位有关领导,县四套班子领导,县直各单位、各乡镇(街道)党政一把手,县书协、县美协有关人员,以及郭抱湘、徐万蓉的亲朋好友共计200余人。在捐赠仪式上,时任馆陶县委书记张跃峰对郭抱湘先生、徐万蓉女士向家乡捐赠书画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和真挚赞誉,并向郭抱湘先生和徐万蓉女士颁发了捐赠荣誉证书,学生代表向郭抱湘先生敬献了鲜花。带着对家乡人民的深情厚意,他们向馆陶县捐赠了自己创作的优秀书画作品200幅。参加捐赠仪式的书法爱好者还现场挥毫泼墨,创作了一批与馆陶文化相关的书画作品。此次捐献与现场创作的书画作品全部收藏于馆陶县博物馆,定期向社会及中小学生免费开放展览,使大众和学生汲取有益的营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发艺术的力量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从卫运河畔走出半个世纪的郭抱湘,带着夫人,带着伉俪的艺术杰作,又回到了生养他的土地,滋润故土,他们走过的是一条艰辛、曲折、攀登、奋斗的艺术之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水韵画趣

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历史色彩,水是生活画笔,水是未来畅想。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七彩光芒,一泓水往往映照一方的风云变幻。我们的两个主人公就分别出生在不同的水边,被母亲河滋养着成长。

齐鲁燕赵交界的馆陶县,一条隋唐运河向北蜿蜒流淌着,既有燕赵悲歌又有儒风侠义。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1945年4月15日郭抱湘出生于柴堡镇东苏堡村一家书香门第。他的父亲郭萍之。郭萍之的上一辈兄弟5个,这一辈他是老大,于是全家供他读书,希望大家庭中有识字的人。郭萍之到济南府上中学,毕业后考上了蚕桑学院,因为日本侵略中国等原因,没有深造成,便回到家乡教书。先在艾寨武训完小教书,1951年到新成立的南馆陶中学教语文、美术,任一级二班班主任。

抱湘小时候常常看父亲备课、画画、教书、批改作业,有时也情不自禁拿起画笔涂抹几下。父亲常常被乡亲们请去画门帘、迎门墙等,画了一家又一家,顾不得吃饭和休息,直到户户金花报喜,家家紫燕迎春。当忙碌一天的人们,拖着疲惫的身躯,走进家门看到那些画作时,一股暖流热变全身,幸福的笑容洋溢开来……郭抱湘就跟着父亲学习临摹。每当他听到乡亲们赞誉父亲,看到乡亲们心满意足时,他也美滋滋的,渐渐爱上了绘画。

小抱湘9岁在本村读小学。教书的是西董固村的“大先生”韩树春,韩老师写一笔好的柳体毛笔字,抱湘按他写的字写大仿,唐朝柳公权的书法神韵悄悄输入这位少年的肌体,给他后来的书法打下良好的基础。他13岁来到馆陶县城读书,先是在运河东大堤的奶奶庙,每天和几个小伙伴沿着河堤步行七八里路。后来进入馆陶完小住校。父亲把抱湘托付给他的好友,在馆陶完小教书的王殿仲老师照料,王老师像父亲一样关照抱湘的成长。抱湘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但是心里有主见,学习刻苦认真。

初中时,出生于厦门鼓浪屿,曾任福建美协副主席、《中苏友好报》美术编辑的汪易扬先生有幸成为他的老师,汪老师是个多面手,他的油画、国画、速写等等让他大开眼界。抱湘对于绘画表现出痴迷。大家慢慢发现郭抱湘变得活跃起来,他刻钢板、写标语、出版报。他在油印小报里插上精美插图,可以把大字变成立体字,甚至把黑板报的花朵反过来画成图画。中学时代,他以同学张运德为模特画肖像,让他在板凳上坐着,一直画到天黑。张爱孔老师教学之余看他的画像,甚至认得出他画得是谁。

1963年8月运河发大水,平地一米深的水,学生们在大树之间搭起简易床休息。飞机空投烧饼、馒头等食物,郭抱湘去水里拉捞食物。闲暇的时候在树杈上学习绘画。毕业于山东艺专的刘炳浩老师,看到他喜爱绘画,就帮他预习、复习、联系提纲,教他理论知识。去济南考学时,他推荐了山东艺专的宗怀成教授给予指导,还帮助联系了住处,并且为他做了一个油画箱以表鼓励。今天,郭抱湘老师谈起油画箱,还认为它是他走向美术道路的奠基石。

中学毕业后,他以优异成绩考上山东师范学院,成为馆陶县中学1964年第一位走出的大学生,在全县引爆新闻。其实,郭抱湘的原名郭宝骧,中学、大学毕业证都用此名,取“宝马、良驹”之意。那时,大兴改名之风,郭宝骧也就改为了郭抱湘,意为热爱党、热爱领袖之意。后来用此名发表作品,随之,“郭抱湘”扬名画坛。

从馆陶县向东四百里就是泉城济南。“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济南风景的最好写照。1945年10月14日徐万蓉生于济南一个画之家。张鹤云教授说:趵突泉中流淌着的中华文化,滋养了她的聪慧和画趣。

万蓉的父亲是山东著名的工艺美术家徐子兰先生徐先生在一家印刷社任专职设计,像设计各种包装盒和一些年画、点心的包装什么的,颇受市民欢迎。尤其是常常描绘《嫦娥奔月》的图画:月宫清冷桂团团,岁岁花开只自攀。共在人间说天上,不知天上忆人间。喜庆的节日里,人们品尝点心的时候,从神话里获取着精神力量。

万蓉可谓是生之逢时又近水楼台。在父亲的熏陶、鼓励下,万蓉从小就拿起画笔学习绘画。松鹤延年图、老寿星、五子争头、荷花图等等,她从哪些包装盒的图画里汲取着营养。有时候,做完作业已经深夜,她只要拿起画笔就来了精神,直到父母催促她休息。她学习之余帮助家里做家务、糊信封、剪手绢线头等等批量活,挣钱补贴家用。她在父亲的鼓励和赞扬声中逐渐长大。

由于勤奋和天赋,她的艺术才华早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了。上学期间,同学们都追着她,让她画仙女,寥寥数笔一个仙女就跃然纸上。9岁那一年,她画了一幅“跳皮筋的女孩”参加了“济南市美术展览”,引起轰动。

初中、高中期间,她一边刻苦学习文化知识,一边勤奋练习美术绘画。有时候,她在趵突泉旁,望着汩汩喷涌的三股清流,一画就是半天,甚至忘记吃饭。有时候,她来到大明湖畔,面对芭蕉开绿扇,菡萏荐红衣的一湖荷花,直画到夜幕偷偷闭合下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万蓉的进步和成长是与她父母的培养分不开的。她忘不了父亲手把手的指点和教诲,也忘不了母亲贴心的支持和鼓励。她不但画得好,学习成绩也好。1964年她以创作成绩98分的最高成绩考上山东师范学院。

二、翰墨情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个成长在泉城济南,一个养育在运河馆陶,他们出生时还是一个山东省。1964年重新区划省界,馆陶县划归为河北省邯郸。然而,从未谋面、也互不知晓的抱湘和万蓉却因为共同的爱好,1964年同时考入山东省的最高学府,即现在的山东师范大学。

郭抱湘走进大学校门时,穿着海军蓝格条衬衫,是一个中等个头、眼睛闪着光芒,看起来有点孱弱的小伙子,大学和济南对于他都是那么陌生和新鲜、兴奋。万蓉走进大学门,不过仍然在家边。可是她已经出落的是一位,扎着两条辫子,穿着蓝布碎花格衣服,透着灵气的大学生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为了酷爱的美术事业。他们共同走进了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

张鹤云老师回忆他俩的大学生生活时写道: 抱湘、万蓉就读师大时,正值文革浩劫疯狂之际,学生闹革命、大字报、批判会把学校闹得乱哄哄的,许多学生以造反有理自居,以斗教师揪走资派为荣耀,无心学业,而抱湘和万蓉却能默默学习,在那个年岁,委实难能可贵。当时,学校有一批学识渊博、艺精道深的艺术大家,像关友声、柳子谷、黑伯龙、于希宁、张鹤云、王企华、戴秉心等先生,抱湘、万蓉自知机会难得又遇良师,他们潜心苦学,惜时如金,深厚了艺术学养,受高师悉心教诲,深得艺术之真谛。

入学后不久,学校要求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学生们就被安排走进工厂、农村“闹革命”。抱湘和万蓉想,学美术不画画,就像工农不劳动一样,这怎么能行呢?!于是,他们各自利用独特的机会学习绘画。他们走进济南“机床二厂”,和同学们把整个工厂的一面巨大的迎门墙绘画任务承担起来,同学们起早贪黑画出了一幅“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巨幅画像。既提高了能力,也受到工人们欢迎。

大学里还有另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那就是艺术学院中丰富的美术资料。他们如饥似渴的借阅、临摹、学习。万常常在教室里、宿舍楼、甚至家里学习素描、油画、工笔画,一笔一划一画就是几个星期、几个月。抱湘用废旧书籍练习速写,比着小人书画速写,慢慢的线条越画越流畅。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基本功。院长是于希宁,班主任是鲁美毕业的李振才、史振锋和赵玉琢老师等等,他们知道郭抱湘平常不出门,就常常到他的宿舍,教、评他的画作,使他的画艺大为长进。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文革开始后,报刊的《社论》影响巨大。抱湘和老师、同学们一道用绘画表现社论主题思想。在《大众日报》和校办《红画兵》上刊登过不少这类绘画。有一次,他把一期社论逐段像连环画一样,画了近百幅印了两大张,被印刷几万份,分发到全省各市、县,引起极大关注。

那时时兴搞毛泽东思想展览。抱湘和万蓉常常共同参与绘画。有一次,他们承担的是高5.6米、宽20米的“世界人民热爱毛主席”的巨幅墙画。他俩的任务是画中间部分的亚非拉人民。抱湘帮助万蓉搬板凳、拿颜料、递画笔。其实,那时他们彼此已经有了好感,互相探讨绘画技巧,互相学习,共同提高。万蓉给抱湘起了一个绰号“北京郊区(那时馆陶县刚刚从山东划归河北,距离北京较近)”。

有一年他们去海阳县搞社教,以艺术系音乐专业为主,又从美术专业抽调人,成立省文工二团,万蓉就在其中。她演出舞蹈和小演唱节目并且兼过报幕,平时就是排练节目和演出,整天忙得不亦乐乎。这一段的舞台演出,对于她以后搞人物及舞蹈人物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们就是这样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危机为机遇学习绘画、练习绘画,不断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

1968年春天,山东省委宣传部抽调人员参加济南军区徐州“王杰烈士纪念馆”绘画布展工作。王杰,一个让共和国无法忘却的名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个响亮的口号,一种永恒的精神。1965714日,坦克二师工兵营一连五班班长王杰毅然扑向炸点,为掩护在场的12个民兵和人武干部,献出了年仅23岁的宝贵生命。抽调人员中有中央美院的戴泽和另一位老师,郭抱湘认为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戴泽绘制了王杰扑向炸药包的油画,大气、震撼。抱湘则绘制了两幅王杰参加训练和学习毛选的图画,获得好评。8个月的布展工作,抱湘的绘画有很大的进步。

     最后一年的实践课,他们分开了。临近毕业,学校派他和另一位同志去搞外调,因此,他接触了许多美术界的大家,像林风眠、陈大羽等等。他们尽管暂时分开,但经常来往书信,互相鼓励。后来,错过了留在母校的机会,他们和大部分同学到解放军农场进行锻炼。回到农场他绘制了巨幅墙画“喜看稻菽千重浪”、“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他的素描“毛主席像”常常被当做纪念品赠送给到部队农场慰问演出的各村演出队。

四年的大学生活,和共同的志向,使他们终成眷属。大学毕业后1969年底他们领取了结婚证,开始合作创作从同学到伉俪,可谓是翰墨为媒结“百年好合”。一段画坛佳话从此拉开了序幕。

三、仙葩并蒂

1970年初,两人被分配到德州地区工作。起初被分别安排到两个偏远的不同乡镇小学教书。他们无怨无悔的一边教书,一边绘画。巧的是他们在当时的《语文》课本扉页上还发现了自己大学时的作品“全国人民热爱毛主席”。不久,万蓉抱湘因为绘画专长和名气,先后被调到德州区,一个在艺术馆,一个在歌舞团,以后又到各县、市指导、任教,得天独厚的艺术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锤炼艺术、施展才华的机会。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画家要成就画业,必须牢记此言,并一生努力实践。抱湘、万蓉深知此理,利用厚实的艺术土壤,执著而辛勤地耕耘着的艺术园地。数年间,他们创作了大量的舞台布景、服装设计、演出海报、报刊插图、年画、国画、连环画以及封面设计,深得人们喜爱和社会各界的好评。这些艺术经历,造就了他们纯熟、简洁、生动、准确的笔法技巧。经过长期的艺术磨练和探索,抱湘、万蓉逐渐形成了自己画路;以国画为主的人物画、仕女图、兼工带写,美与巧有机结合,既有传统之神韵,又有现代之情趣。

抱湘一到艺术馆,就紧张地投入到了各种样板戏的舞台布景工作。《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等演出场次多,布景任务重,他加班加点绘画。后来,成了布景专家。不断被请到各县去为京剧团、杂技团等设计、制作布景。万蓉还在惠王公社小学教书时,就利用业余时间,用剪纸手法创作了99张全集《红色娘子军》,她对事业的执着和奋斗的精神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待万蓉调回歌舞团后,他们夫妇,可谓珠联璧合。一个为舞台设计、制作布景,一个为演员设计、选取服装。德州地区参加山东省戏曲汇演剧目《杨帆争流》就是他们合作的杰作,受到全省好评。万蓉的戏剧服装系列设计图,成了服装设计样板图,得到了设计大师史延芹的赞誉和推荐。舞台艺术的熏陶和历练,使得万蓉对舞蹈的“范”有深刻体悟,给她后来创作舞蹈人物和仕女画打下了极好的铺垫。

1971他们的作品《广阔天地练红心》在报刊上发表。万蓉的水粉装饰画《小小饲养场》、《学农谚》参加山东省美展。《小小饲养场》那肥墩墩的猪崽,寓意着“肥猪拱门,幸福来临”,一下子引起了极大反响。《南瓜生蛋》,讲述了一个“双拥”故事。农民送给解放军鸡蛋,解放军不收,农民把鸡蛋装在南瓜里送去,又被解放军发现退回。《南瓜生蛋》引起了广泛赞誉。此后,油画《指路》装饰画《乐在其中》先后参加山东省美展油画《九九歌》参加山东四地市美术巡;作品的影响越来越大

 

因为工作忙、孩子小,他们把母亲接来照看孩子。万蓉十分体谅老人的辛苦,尽量多的看一会儿孩子。尽量改善伙食,还为母亲添置衣物,有时为母亲洗头、洗脚、洗衣服。每次老人回家,万蓉就购买一些新衣服让老人带给亲人。寒来暑往,生活料理的井井有条,婆媳和睦,一家人其乐融融。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在工作和艺术上攀登。

 

1975年抱湘在杂技团、万蓉在歌舞团。他们经常和演员们在一起,为杂技团的表演所折服,杂技节目也很受老百姓喜爱。他们共同创作的杂技四条屏《为工农兵演出》,近百位人物优美的杂技动作,配以农村、工厂、部队、学校的背景图,大受欢迎。在参加山东省美术展览时,山东美术出版社的同志看了说,可以当年出版。这是他们出版的第一张年画,从此,年画年画年年有画出版。

 

他们用敏锐的艺术视觉捕捉着生活的美;用虔诚的艺术心灵感悟着丹青神韵;用艺术的语言去讴歌时代和人民。他们从舞台上下、工厂农村中收集创作素材,从名山大川、乡俗民情中吸取艺术素养,力博众家之长,独创自家风格。加之长期耳熏目睹了音乐的旋律之韵,歌舞的形体之美,使得他们的画作既有唯美的境界,又充满了诗情画意。

 

    他们为《农村演唱》、《山东民兵》、《红少年》等刊物绘制封面设计和插图数十幅。

1979年创作国画《文成公主》获山东省国画人物画一等奖,并参加1980年全国第二届青年画展。1980年创作《科学种田》参加山东省美展。1982年带领德州地区几位画家沿黄河写生,郑州、三门峡、壶口、西安,他们体验祖国大好河山并创作《黄河之歌》、《与日月同辉》、《创业图》等作品。1985年参加由中国展览公司主办的赴欧美15国家展出活动,有两幅作品《敦煌艺术展新颜》、《回娘家》入选并收藏。 1985年带德州地区10位画家去黄山、九华山、庐山写生。1985作国画《聊斋故事》组画,获“风筝杯”二等奖,并应邀赴巴拿马展出。

 

人们形容万蓉的《年画四条屏》,是她自己跳舞跳进画中,动作逼真、姿态优美、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仿佛是自己在画里舞蹈,一直舞向全国。万蓉多次参加山东美术出版社在烟台、荣成大渔岛、济南等地举办的年画创作班。1978-1985他们在山东、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江西、安徽、宁夏、武强十几家美术出版社,出版年画《为工农兵服务》(杂技四条屏)、《一孩壮》(并出版挂历)、《载歌载舞》(四条屏)、《古典舞蹈》(四条屏)、《盛世年丰》(门画)、《事如意》(门画)、《红叶题诗》、《荷仙姑》等年画27幅。累计印刷发行量达几百万,上千万份。与他合作出版《唐诗宋词画台历》。他们先后出版彩色儿童连环画《阿德杀敌》(抗美援越故事)、《智擒特务》(抗美援越故事)、《小丽丽学画画》、《大刀记》(与他人合作)7()《小丽丽学画画》单行本由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首印达50万册。他们的作品走进了千家万户,走进了幼小的心灵,形成圈圈涟漪,激荡着温暖的春风。后来,中央电视台播放节目谈儿童连环画,还选播了《阿德杀敌》的镜头,足见它的影响。

 

上世纪80年代,他们在德州还为恩师汪易扬组织了一场“汪易扬画展”。此时,汪易扬已经是中央美院教授。那些年,每年春节前郭抱湘夫妇都会回馆陶县探亲,他们带来出版社出版他们的年画、挂历、台历、条屏分给乡亲们。他的老师王殿仲逢人就说,这是抱湘的画,看我的学生!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他们的作品于是在家家户户的土墙上、炕桌上跳舞、歌唱,给乡亲们带来吉祥和安康。

四、琴瑟永谐

人品修养的高低,艺术感悟的深浅,决定着艺术风格和品位。19899月,因为工作和身体原因他们调到山东军工宣教处。两人常常一起创作,共同完成一幅作品。夫唱妇随、琴瑟和鸣。抱湘、万蓉的画作,其笔墨飘逸洒脱而浓重,着色华丽艳美而不俗,构图和谐,造型优美,神态生动。这种艺术功力刻画出的人物,具有高洁简傲,才思横溢的风度神韵。而用细笔简括的五官神态,又是那么柔美娇羞,让人顿生惜香怜玉之情。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记得那是漫长的冬天,他们准备创作《聊斋系列作品》。《聊斋》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成就很高。作品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文言短篇小说的巅峰之作。如何用图画解读它,他们陷入深深的思考。郭抱湘在绢的中心位置画出了冷峻沉思的蒲松龄,一手捋须,一手握笔,目视远方万蓉则把那一个个故事画出来,天衣无缝的围绕在蒲松龄身边

 

笔墨有韵,形象传神,人物的精神容量和个性命运,通过画家的情感和技法,给予了准确的再现。同时,因画家工、写俱佳,传神与写意的互为妙用,其作品富有强烈的视觉之美。有文这样评价万蓉抱湘的画:画面中的少女,个个端庄秀丽、婀娜多姿、美而不艳、丽而不俗,如大家闺秀、温文尔雅,并将舞蹈造型美、现代时装美与古典的仕女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在绘画技巧上兼工带写,有张有弛,将中国传统的以线造型、形神兼备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评价是客观而公正的。

 

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难忘他们共同创作《文成公主》。他们在画案上铺上宣纸,就像打开历史的画卷,唱出藏汉民族团结的颂歌。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的故事,以及推进藏族文化的功绩,至今仍以戏剧、壁画、民歌、传说等形式在汉藏民族间广泛传播。文成公主在藏传佛教中,被认为是绿度母的化身。文成公主知书达礼,不避艰险,远嫁吐蕃,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的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仿佛历史就在眼前再现。他们共同构思画面。在几个月时间里,万蓉让十几个姑娘跃上画面,她们的头饰、面向、手捧谷物、医药、纺织、种子等等,绫罗绸缎,五彩斑斓,一天一变得渐渐丰满他为衣裳画上白玉兰、牡丹、菊花,他为一位背向的侍女身上画上了一对鸟儿活灵活现,既增加了画面动感,又似乎寓意内涵

 

她画仕女画和舞蹈人物画愈发生动、传神,再加上抱湘以及其准确和流畅的线条和简洁的背景、竹石、花卉和衣服上疏密有致的图案,形成了他们自己的仕女画独特风格。上世纪80年代,他们的作品拿到北京荣宝斋画店,店中画师评价说,画得很美,独其“开脸”开得好。后留下十余张展销。之后又两次来信,先后送去20张,在荣宝斋卖的很好。有的被外国人买去。

 

应山东省消防总队之邀创作了国画《消防神兵》参加北京抗灾救灾展览荣获优秀奖。他深入消防队体验生活,和队员们一起训练。他选取了集训结束这一瞬间消防队员的精神状态,中西结合、造型准确,形象生动,积极乐观。阴影里细节分明、氛围浓郁。得到消防队员好评。参加多次展览,原作现存山东省消防总队。

 

春华秋实,天道酬勤万蓉抱湘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果,他们的作品多次获得省、市及全国性美展的奖项,并在国际间的艺术交流中多次获奖。1987年参加中国美术家协会组织的“丝路风情画展”,国画《东方艺术展新姿》入选。1992年创作国画《文成公主远嫁图》,参加拿大“世界水墨画”大赛,获“枫叶杯”佳作奖,并收藏。1994年为中国驻新西兰、澳大利业、西隡摩业等国大使馆创作国画7,为中国画走向世界搭起一座桥梁。作品《宝玉和黛玉》参加了中日女书画家交流展,并获得好评。他们的画作带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在富士山、塞纳河、枫叶林间展览、传扬。

 

    19965月,济南成功举办“郭抱湘、徐万蓉画展”1996年全国城市运动会期间,在山东省文物总店展出的郭抱湘、徐万蓉绘画作品70余幅全部售出。20001月韩吉祥、牛兰学编著的《陶山故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这是馆陶县第一部民间故事集,封面采用了《文成公主图》,受到家乡百姓称赞。20047月长征出版社出版《郭抱湘、徐万蓉画选》,著名画家王学仲先生题写了书名,著名画家张鹤云先生作序并给予了很高评价。漆画大家、同乡乔十光先生评价他们的绘画,很有“卖像”、有风格。《郭抱湘、徐万蓉画选》收录他们70余幅代表作,记录了他们三十多年的艺术足迹,受到美术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称颂。

 

抱湘、万蓉在书法、陶艺方面也颇有造诣。抱湘中学时代便苦学书法不辍,自柳体入手主攻二王书法结体,兼学现代能者,其笔风具有清新秀美、灵动传神、遒劲俊朗、力透纸背之特点。他先后为著名泉乡平阴县洪范镇书写“姜女池”、“天池湖”和“云翠山庄”等和几家酒店的牌匾。抱湘的山水巨制大气磅礴、水墨淋漓;小幅则墨色洇润、干湿得当,颇具韵味。另外,抱湘还画花鸟鱼虫、梅兰竹菊,尤擅长画牡丹和水仙,其格调优雅而有情趣。万蓉自幼受父影响,在陶艺方面颇有建树。

 

    这对艺术伉俪已过古稀之年,人情历练,世事洞明,人生境界也是更上一层楼了。然他们对艺术却仍抱着一颗孩童之心,依然沉醉着的是艺术之梦。艺术是情感的寄托,就像湘竹的泪痕;是梦幻的具象,就像那出水芙蓉,圣洁而纯真,而他们所取得的成就,可谓硕果累累

 

现在,他们已经是国家一级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山东分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山东分会会员山东画院高级画师齐鲁书画研究院高级画师山东炎黄画院副院长。万蓉还是山东省女书画家协会会员。他们的传略载入多种美术家词典。

 

如今,万蓉老师有着说不完的艺术人生。郭抱湘老师头发已经花白,眼睛似乎也小了,看起来只有一条缝,但那缝隙里依然闪烁着睿智。他穿着画格子衬衫,套着几层外衣,蓝布裤,脚穿着老北京布鞋。他常常在画室里进行书法创作。常常有人向郭抱湘老师求字画,只要可能他总是满足心愿。他们的两个儿子郭伟、郭坦都已经成家,各自闯荡着自己的天下,一个搞文物收藏,一个从事产品营销。郭抱湘夫妇则住在家乡的公主湖畔安度晚年。

 

层林尽染,叠翠流金。2016年初冬时节,几天采访以后,我问郭抱湘老师,这一生的最大收获。他回答说,认识万蓉是我一生的幸运,娶到她是我一生的成功和骄傲。他们一起已经走过了将近半个世纪。让我们祝福这对画坛伉俪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童心永不泯灭,艺术生命常青。

 

作者简介:牛兰学,笔名陶之垚垚,散文作家、社科专家、文化学者。现任河北省邯郸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馆陶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陶山》杂志主编、河北省雁翼研究会副会长。世界华文作家交流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北作协会员、邯郸市第四届优秀作家、邯郸学院客座教授。1986年3月开始发表作品,出版作品数部,在海内外媒体发表作品600余万字。先后荣获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首届林非散文奖、首届全球华人中国长城散文金砖奖、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优秀作品奖、首届“古贝春杯”全国暨海外华人小小说大奖赛优秀奖、河北散文30年金星创作奖等。其著作或手稿先后被国家图书馆、南京、北大、清华图书馆、中国现代文学馆、河北文学馆等馆藏。国内外数十家媒体予以报道。 


    本文网址:http://taoshanwenxue.com/show.asp?id=204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