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言 | Tags | RSS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原创作品 > 正文

上学路上(外一篇)

作者:陶山 来源: 日期:2017-04-24 16:04:11 人气:178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李清章

 

    40年前——1977年冬,关闭了11年的高考考场大门再次打开,对我们“老三届”来说,或许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但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意味着更深远意义的复生和新生……

我是1978年9月1日去上大学的。

 

列车沿京广线飞奔。

车厢里,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一个多月前,我和我的学生,包括弟弟在内,一同进考场,心情是那样的兴奋。不久,两张“录取通知书”一同送到我家,小小村庄像炸开了锅……,在邯郸工作的二弟,也由合同制转为正式职工。乡亲们都说,“你们三兄弟,每个人都向前迈了一大步。”……当开学的日子临近,即将离家、远去千里的时候,又默默念起“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不是“中学时代”的“雄心壮志”,而是排遣对妻儿的牵挂……,就在几个小时前,妻子拉着女儿的手,伫立在村头,默默送我远去……,不知为什么,面对满车厢旅客,一阵孤独感袭击在心头。

列车员来检查车票。

当我掏口袋时,“入学通知书”掉在地上。坐在对面的一位女同志顺手捡起来。

“你也是去上学的?……哪个系?”她问。

怎么?……不像吗?‘老三届’……历史系。我回答。

“啊,我也是!……六七级……政教系。”

“新同学,新同学---我喊着,急忙把手伸过去。她有点不好意思——女人之手如此粗糙,表明她是一位母亲,仿佛与“学生”不相称。

“头一年,‘参考’了吗?”她继续问。

“当然,等了11年,做梦都想不到……怎么能不参加考试呢!不过,进考场时,信心十足,成绩也不错,但不知为什么,榜上无名,……你呢?”我问。

她大笑起来:“同病相怜啊!……命运捉弄人……”。她变得一点也不拘束,仿佛旁若无人,又像是对坐在面前的“知音”,讲起她经历的“特别高考”。

——“文革”开始后,闹腾了两年多,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口号下,回到家中。村子里生产十分落后,哥哥已分家另过,母亲身体又不好,真有些心灰意冷。……不久,在父母的催促下草草成了家。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当了一名小学民办教师,记工分,每月6块钱,维持着……去年,听到恢复高考的消息,距考试仅剩一个星期,我前去报名,大队就是不盖章放行,无奈错过了。

她笑了笑,继续说, 今年,听说我们“老三届”还可以参加一次高考时,已怀孕在身。但还是不甘心错过机会……最终,在丈夫的陪伴下报了名。考试期间,村里农活还在忙,丈夫向生产队请了假,拉着排子车,走了二十多里路赶到考点。当我走近考场时,被保安人员拦住了……

她又大笑着低了低头,继续说,一个女人挺着大肚子,真不好意思……。我拿出“准考证”,几位年轻人笑起来——“大姐,祝你考上!”…… 前两天,考试下来,感觉还不错,最担心的是身体。不料,最后一天凌晨两三点,在考场附近简陋的卫生所里,孩子降生了。……我想,我怎么也要把考试坚持下来!天亮后,丈夫向考试办公室请求,希望想办法让我考完最后一门。

县教育局、县政府,各方领导当机立断,设立“特别考场”。派出两名女监考,准时把试卷送到病房,又监考又守护。中途,县、市“巡视员”,“考点主任”,又亲自来巡视、安慰、鼓励……就这样,一次特别的机会,一场特别的高考,使我这个乡村小学民办教师,圆了“大学梦”……

听完她的故事,我们都笑了。

周围的旅客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一位老干部模样的人,动情地说:“是小平同志给了你们这个机会……”。

是啊!我感慨道:“老三届的经历,我们终身难忘……,结束“文化大革命”,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对我和弟弟,对这位“新同学”,对千千万万学子,对千千万万个家庭,或许是个人命运的转折,但对整个国家和民族来说,意味着更深远意义的复生和新生……

“不愧是大学生!”旅客中不知是谁在嘉许。

……

列车在首都北京停留了半个小时,向古城宣化开去。

啊,河北师范学院,是什么样子?我们将要在那里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尽管我的“大学梦”来得太迟了……

 

——40年过去了,或许可以说,当年“上学路上”那趟时代列车已经远去……,但人生路上那段特殊的经历,终生难忘。------且以此文,纪念“恢复高考”40周年!

 

 

           

 难忘的读书故事

 

忽然想到,仿佛有一段时间,未见女喜剧演员X在电视节目中露面。一位从事文艺工作的学生告诉我:前些日子,X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节目《木兰从军》(小品)中,将中国古代女英雄花木兰,恶搞成贪吃、不孝、胸无大志的傻大妞形象,引起广大观众的不满……小品中,嘴啃烧鸡的“花木兰”,因贪生怕死,不敢奔赴前线,被父亲“骗”去从军;在军中,因吃亏被迫上战场而成为将军;回到故乡后,已去世的父亲留下一封信,从信中得知因邻居恶霸看上了她,父亲才设计骗她去当兵……

说实话,我不止一次看过X演的节目,也曾为之叫好。但听到其如此的“小品”,不禁令人五味杂陈,……难怪观众不满。

千百年来,女英雄花木兰,一直是人们喜爱、尊敬的传奇人物。从这位普通农家女子身上,体现出来的大忠大孝、大智大勇,精神与品质,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所谓《欢乐喜剧人》在小品中如此恶搞,肆意颠覆人民群众对这位普通而伟大妇女形象的定位,实则抹黑了英雄,哪里有“正能量!

上世纪50年代,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主演的豫剧《花木兰》(电影),举国轰动,“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剧中的唱段“劝爹娘莫难过,村头站稳……”、“刘大哥讲话……,谁说女子不如男……”等等,我与同学们不知唱过多少遍。

1960年,考入馆陶中学初中部。讲到教科书中那篇《木兰诗》,老师说:“这首乐府民歌,就是豫剧《花木兰》的原始材料……”。由此引起我的极大兴趣,也引出了一段难忘的读书故事------

大约源于这首诗的开头------“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读着读着,我想:“唧唧复唧唧”,应该是花木兰织布的声音,而课文后面的“注释”却是“叹息声”。问老师,老师说:“是木兰的叹息声……课文后面的‘注释’是不容怀疑的。”

听了老师的话,我默不作声,但心中依然“固执”着。那织布时反复穿梭的声响,我太熟悉了------我家里有一台祖传下来的织布机,多少次亲见奶奶、母亲、姑姑,夜晚纺线,白天织布……,织布穿梭的声响,可以传到户外很远的地方。

我把“疑问”埋在心底。反复读,------因为老师说过,“文言文,读不懂时,要反复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了不知多少遍,也由此将这首诗印在脑海里(至今不忘),但却总放不下自己的“固执见解”。

读到“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问老师,“这是什么样的城市呢?”

老师说:不会为了装备一匹战马而东市、西市、南市、北市都跑遍。这里运用了叠句的写作方法,强调了出征前准备工作的繁忙。至于这个城市叫什么?教科书也未作注释。

再看课文后面的“注释”:“黑山”,指杀虎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燕山”,指燕然山,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内。又问老师,诗中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老师,战马一天能跑那么远吗?

老师说:这里主要是写行军的迅速和战场的气氛……,不必钻牛角尖……

“文革”后期,参加了教育工作,接触到古典文学作品的一些篇目,看《木兰诗》的有关“注释”,依然照旧。

70年代,同学乔瑞峰,从河北师院(宣化)毕业归来,带回一本《古典文学作品选讲》,其中《木兰诗》中的“注释”,依然没有变化。

直到恢复高考,我有幸在读大学历史系期间,大约是1979年冬,听著名史籍注释专家朱星教授《注释学刍议》讲座,恰巧举例讲到《木兰诗》,豁然开朗——

教授说:“给古人文章作注释,并非容易简单的事。……就说《木兰诗》中的“注释”吧,第一句“唧唧复唧唧”的“唧唧”二字,北京大学《文学史参考资料》、复旦大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注”为“叹息声”。实则是误会,-----这种“误会”自唐人开始,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就有“重闻叹息声唧唧”的句子。

查《康熙字典》,韵书《广韵》、《集韵》及之前的《切韵》、《玉篇》,可知,唐宋以前,人都不讲“唧唧”、“啾唧”为“叹息声”。《乐府诗集》“注”又作“促织何唧唧”,即解“唧唧”为促织声。况且,“唧唧”为入声字,不宜象叹息声。古书中,叹词有噫、呜呼、嗟乎、吁嗟乎、吁嚱……都不是入声字。

教授接着说:按一般道理,“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客观事实已写出在织布,已发出织布声。第三句“不闻机杼声”,正是停止了织布,屋内很静,才听到女子轻喟。所以第二句后面当用句号,不可用逗号,也不用分号。

为什么会看错内容呢?由于不懂诗歌中叙事体到了汉代已经发展到戏剧性的描写,或者缺乏古代诗歌语言的结构知识……,“实在说,‘唧唧’,不是“叹息声”,而是机杼扎扎之声!

至于“黑山”、“燕山”等注释,都不妥。……说明注者不看全诗,只是孤立地靠查查《中国地名大词典》来作“注”。其实,“黑山”是指今河北昌平的天寿山。钱起《卢龙塞行》“雨雪纷纷黑山外”即指此;“燕山”,当指蓟北的燕山。……诗中写西市、东市、南市、北市,显然是个大城市,当是洛阳。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与西北的民族“柔然”等战争。“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正似出洛阳,到黄河边不远。“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也正似到今河北省昌平南口一带……

朱教授最后说:“读古书非注不明,……但‘注’,必须注意古注、名注、善注。好的注释如得良师,坏的注释却使人上当,害人不浅。但一般人不重视,以为注释很容易。其实,注释中也见大学问,好的注释也等于创作……”。

听了讲座,我深深地赞叹朱星教授学识的渊博,也深感做学问的不易。

……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钩沉起那段难忘的“读书故事”,依然心潮不能平静。

 


    本文网址:http://taoshanwenxue.com/show.asp?id=31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 小巷人家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