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与葛洪“彭艾”之缘
孙长林
诸位看官:
彭祖威名四千年,养生导引气功传。治国有方教民风,彭艾防病大贡献。
彭祖传记千古事,彭艾香飘万里远。大彭古国传说事,三皇五帝到今天。
馆陶彭艾强体力,全民艾灸捷报传!东晋名医唤葛洪,绰号人称葛仙翁。
从政世家家风古,肥乡出生一大贤。童年长在天台山,少年丧父受艰难。
青年从军立战功,多亏帮忙诸先贤。深得炼丹名家传,跟师学艺结良缘。
葛洪鲍姑回肥乡,救民除瘟做贡献。为寻良药彭艾草,馆陶寻找彭艾馆。
彭艾艾灸除瘟疫,防瘟疗效不一般。从此馆肥两县好,世代友谊到今天。
讲解彭祖葛洪缘,堪称神交不相见。中医文化传千古,风流人物看今天!
彭祖和葛洪,一个是尧舜帝王重臣中医养生鼻祖,一个是东晋时期一代名中医,他二人跨越两千年的时光隧道,展开精彩的中医药历史上难得的历史神交对话,说出中医药的巨大贡献,说出彭艾为媒,牵手谱写馆陶肥乡两县千年友好互助共抗疫情的历史不朽佳话名篇!且听我慢慢地给诸位看官娓娓到来也。
话说在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五千年历史长河中,彭祖作为先古尧帝时期一位著名的养生大师、厨师鼻祖、导引大师和中医气功大师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特别是他晚年在河北省馆陶县一带游历修行、教化先民、用艾草等中草药治病救人的善行故事,虽然经过4200年的风雨洗礼,但却如陈年美酒弥久更香、在民间广为流传。
在彭祖去世2000多年后,公元283年农历一个五运六气俱佳、天时地利人和的吉日良辰,在广平府肥乡县县城天台山一个县级文职官员葛悌府邸中,一名健康的婴儿呱呱降生了,望着宝贝儿子红嘟嘟、胖乎乎的脸庞,葛悌趁着喜得贵子的高兴劲儿,给刚出生的儿子取名叫葛洪,寓意儿子长大后升官发财、洪福齐天,能用洪荒之力救民于水火之中。葛洪在肥乡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岁月,古代的肥乡大地乡风朴实、物产丰饶,给年幼的葛洪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
葛洪祖籍在遥远的南国水乡,因为他自幼生于斯、长于斯,所以他对北国大平原肥义之地情有独钟、饱含深情。在葛洪13岁那一年,其父葛悌因从政清明口碑好、文武双全年终实绩考核获评优秀最高档次,被晋朝朝廷任命为南方某省某地太守,提拔为府级干部。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谁也没想到葛悌官轻命薄,没有当大官的命。当他奉旨千里赴任途中,竟因舟车劳顿加之水土不服,突患恶疾病死在赴任的半路上。
葛洪父亲病逝后,葛洪家庭逐渐落魄贫困。后来,葛洪在其祖父及父亲生前好友们的鼎力相助之下,先后从军南征北战、九死一生,为平息东晋匪患立下无数战功,成为一名少壮派军官。后因葛洪性格过于耿正等原因无奈离开军营回转故乡。后又拜其祖父葛云的炼丹高徒郑隐为师,从郑隐处学习了高超炼丹术真传。
后来葛洪又从师中医中药大师鲍玄,鲍玄见葛洪年轻帅气、聪慧上进,遂把半生的中医药诊疗疾病经验用五年时间亲传于葛洪。葛洪跟师期间,尊重师长,聪明好学,记忆力特强,他还善于创新发挥到极致。鲍玄大喜过望,连夸今生有缘喜得葛洪这一高徒!鲍老夫人更是看在眼里喜在心头,当时鲍家有一漂亮女儿名唤“鲍姑”,正是择婿出嫁二八妙龄。鲍老夫人也认为葛洪器宇轩昂、谈吐不俗、德才兼备,是一个值得宝贝女儿托付终身的乘龙快婿!老两口当即找女儿商议择婿之事,谁知女儿鲍菇也对葛洪暗生情愫、相恋已久,当即羞涩地点头请父母做主成全姻缘。原来鲍姑也是一个酷爱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中医针法治疗疑难杂症的民间高手,她更是与葛洪志同道合、一见钟情。看到二人缘分已到,鲍家老人遂挑选个黄道吉日,就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位葛洪媳妇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女灸法家鲍姑。这正是:中医做媒结良缘,两处蜡烛一处红!
转眼几年过去了,当葛洪听闻北方广平府一带先民屡受洪水灾害所害、瘟疫流行,导致良田被毁、先民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噩耗后,葛洪、鲍姑心情沉重,经慎重考虑后,夫妻俩随即一同回到第二故乡肥乡定居下来,在肥乡县天台山开设了一家夫妻各取一字命名“天台洪姑”诊所,为乡亲们诊治疾病。遇到家贫如洗的一律免费治病吃药。葛洪鲍姑牢记父辈教诲,坚持看病不问贫富老少一视同仁。葛洪鲍姑一个精通中医诊疗术、一个是针灸专家,夫唱妇随、优势互补,简便验廉、技术高明、疗效甚好,救人无数,深得当地百姓崇拜夸赞。当时当地洪水刚退,瘟疫随即流行起来,为治疗疫情病灾,如单凭鲍菇针灸神针,虽有立竿见影之效,却无除根治本之功。为寻找控制瘟疫流行的特效中草药艾草,葛洪鲍菇为此终日愁眉不展。当时只有千里之外地方出产艾草,因路途遥远运输不便,况且远水解不了近渴。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某日,葛洪鲍姑在研读《彭祖经》时,葛洪从《彭祖经》中查到肥乡县东部的邻县—山东东昌府馆陶县盛产一种叫做彭艾的中草药,对治疗瘟病有标本兼治、药到病除的特效。葛洪鲍菇立即起早赶起马车快马加鞭一路东来赶到馆陶县采购彭艾。当他们来到馆陶辖区彭祖店村一带后,见到这里林茂粮丰、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且各村百岁老人常有,八旬老人常见,他俩心里更觉稀奇。他俩看见馆陶县村前村后、沟渠路旁、房前屋后都种植着杆粗叶厚的彭艾艾草。葛洪鲍菇见状大喜,仿佛明白了许多,找到了当地人健康长寿的答案。葛洪鲍姑在彭祖店村南柏树林中虔诚地拜谒了彭祖墓并拜访彭祖园和彭祖养生园后,更感受到对彭祖的无限敬仰之情。他俩与当地人商议购买彭艾艾草事宜时,当地村民告诉他俩:馆陶县祖祖辈辈深受彭祖教化,代代相传牢记彭祖遗训,深信有彭艾保护全县乡民健康,全县人受彭祖艾草灸疗保佑安然长寿。你俩要把彭艾运回肥乡,治疗百姓瘟疫,这是好事啊,需要多少我们就割多少,救命要紧,决不要一文钱。葛洪鲍菇闻言热泪盈眶,再三感谢馆陶人的侠肝义胆、无私支援。
当下,馆陶当地人自发组织起来,帮助他们割艾,捆扎,装车,后来又连续运送了多次,供肥乡百姓防控疫情。馆陶县彭艾运抵肥乡后,在葛洪鲍姑及其诸弟子运作下,艾灸、针灸、服用中草药三管齐下,肥乡县瘟疫被迅速控制住。广平府、肥乡县各级行政长官闻讯后大喜过望,遂下令周边诸县迅速到馆陶县购买彭艾防控瘟疫。从此,葛洪鲍姑与馆陶县上自官府、下自百姓结下了深情厚谊,成为馆陶、肥乡两县之间常来常往的友好大使。馆陶县的彭艾也在后来历朝历代防控疫病中屡建奇功,名声远播,至今馆陶彭艾系列产品也是畅销国内外,受益颇多。
葛洪一生酷爱学习、善于总结升华。葛洪在21岁时就根据从军经验,撰写出《抱朴子·从军行》。后来从医后又受《彭祖经》中养生、导引、气功等理论的影响启发,结合自己行医救人治病实践心得,先后撰写出《抱朴子·遐览》《神仙传》《肘后备急方》《金匮药方》等中医药经典名著,为传承中医药精华,做出承前启后、守正创新之巨大贡献,在中医药国粹光荣榜上,为后人留下一段夫唱妇随千古绝唱佳话。他在《抱朴子》里面也谈了养生的方法,几乎一模一样,没有大道理,就是要注意生活细节,比如:走路不要太快、眼睛不要久视、坐得不要太久。不要等太饿了再吃饭,吃时不要太饱;不要等渴极了再喝水,喝水时也不要太多;冬天不要太保暖,夏天不要太贪凉等等。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万事不要走极端,和现在的养生之道也是不谋而合。
历朝历代人们为纪念这对中医大家夫妻俩的卓越贡献,先后多次为其修建寺庙祠堂供奉,但均多毁于战火或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中。前些年,肥乡区人民为纪念葛洪鲍姑治病救人、经典留存后人的卓越贡献,在东晋时期肥乡县旧县城所在地——今天的天台山镇修建了风光秀美的“葛洪湖”,建成了大气漂亮、文化娱乐设施齐全的葛仙翁文化广场公园,精心塑造了葛洪手持彭艾艾草眺望远方、思考为民治病神态自若的汉白玉塑像,塑像平台介绍其生前事迹,周边种植馆陶彭艾一方,处处包含着浓浓的中医药文化情结,仿佛诉说着馆陶肥乡的千年彭艾抗瘟疫的友情。葛洪鲍姑夫妻生前多次说:彭祖是他俩的恩师,也是馆陶与周边兄弟县府守望相助共同防控瘟疫善举的“神交牵线人”,他俩对彭祖教化引领之恩永远难忘。
附:拜谒中医先贤有感
(一)
中医中药国粹传,精华凝练愈璀璨。
历尽沧桑到吾辈,守正创新志更坚。
陶山自古热土地,彭祖李修诸英贤。
大医精诚传千古,望闻问切四合参。
辨证施治出神兵,治病救人效当先。
更喜中医逢盛世,英才辈出大任堪!
(二)
壬寅初秋谒葛洪,六人结伴肥乡行。
葛洪湖畔好风景,鱼跃蝶飞湖水清。
感谢村医孙先生,解说夸赞葛仙翁。
文武双全扬国粹,诊病施药救百姓。
古赵大地多圣贤,岐黄精神后人敬。
(三)
风景如画窦默湖,曲径通幽城西村。
窦氏针法贡献大,医德医技照后人。
村东拜谒纪念祠,东南墓碑供凭吊。
省级文保刻石记,激励后人效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