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言 | Tags | RSS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

难忘师傅领进门/牛兰学

作者:陶山 来源: 日期:2021-08-17 17:57:48 人气:133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难忘师傅领进门

 

牛兰学

 

汤师傅“啧啧”一咂吧嘴,两道凶光隔着眼镜片射出来,就像穿透我们的衣服,想看看粗心眼是怎么回事……

前几天,我们几个老工友碰在一起,不约而同地谈起我们刚参加工作时的那些师傅们,他们精益求精、爱护徒弟的情景,仿佛如打开的水龙头汩汩漫流,让我们回到那青涩的岁月,从此在师傅手把手地教诲下,一步步走向成熟。

那是上世纪80年代初,邯郸工业学校毕业后,我被分配到县造纸厂,前后和我一起分配到厂的还有七八个大中专毕业生。造纸厂当时是全县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建厂于1958年,有500多人,是利税大户。我先被安排在全厂每个车间依次上班,以便熟悉造纸的全部工艺流程,每个车间大概一周时间。就造纸厂全厂来说,流传着:“锅炉脏,铡草累,漂白楼上可以睡;抄纸车间死盯对,整选车间长流水;蒸球车间紧一阵,机修车间光跑腿。”两个多月下来,感觉这歌谣说得还真差不离。因为我的专业是金属工艺和工业自动化设计,最后我被分配到机修车间。就这样,我从学生实习时的铣工,成为一名正儿八经的车床车工。

机修车间大约有20多名职工,平时大家分散在各个角落维修,其实,车间内就八九人干活,各自忙自己的事情。车间主任是汤弘孝,大约50多岁,中等个头,穿着非常整洁的工作服,戴着工作帽,干活时戴着眼镜,大家都叫他“老八级”(工)。俗话说机修车间是:“紧车工,慢钳工,不紧不慢当铣工,吊儿郎当干电工(指工作较为轻松,并非恶意),不要脸的是焊工(指必须戴电焊面罩,并非恶意)。”上班时,汤师傅总是第一个走进车间,看看现场、打开门窗,安排好工作;下班时,他也是最后一个离开车间,收拾一下门窗、开关、地面等等。

我们在机修车间的第一件事是为把一块四方铁皮做成90度的弯头画展开曲线,我们很快画了出来,师傅按图切割成块,再拼接起来,正好是一个合格的弯头。汤师傅由此对几个大学生有了好感,但是我们的粗心也往往引来他的强烈批评,有时就让我们站在旁边看他示范。他对工作精益求精,甚至有点苛刻,我们都有点怕他,但是按照他的要求去做,又准没有错误,保准会加工出合格优良的零配件。

汤师傅要求我们进车间必须穿好防护服。劳动防护用品看起来没什么特别之处,但它却是安全和健康,避免各类事故和职业危害发生的辅助防护装备,可以说穿戴好劳保用品是搞好生产的一道安全屏障。如果不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则是一种明显的违章违纪行为,不仅有损企业形象,还影响员工的安全健康。我开的是30车床,车工加工零件,如果不戴工作帽,头发容易被卷入引发生命危险。不戴眼镜,切削时铁削会刺伤眼睛。偶尔,我们忘记穿劳保鞋,高速旋转的铁棍产生滚烫的铁削会掉到我们的袜子上,烫伤我们的脚面。那时,袜子多是尼龙的,铁削粘上后拿不下来,袜子上一个一个洞,脚面上一块块伤疤,引来汤师傅一顿顿批评,直到我们改正。

汤师傅手把手教我们如何精心加工。譬如加工法兰盘如何保证两个法兰盘螺孔能够精准对准定位,以防止管道漏水、漏气等。在加工跑轴时,有间隙配合、过盈配合、过渡配合。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轴和孔在加工时要根据情况精心配合,才能保证机器良好运转和寿命等等。在加工水泵轴时,他一般要求我们进行过盈配合加工,就是轴大孔小,装配的时候轴要用比较大的外力挤进去,有时热装配,经冷却后完成装配。他加工的零件一般掌握在几丝之间,配合实现天衣无缝,使得机器常常唱着欢快的乐曲。

汤师傅也常常做出表率,带头加班加点。记得有一次,快下班时跑轴断了,焊工补焊好已经到吃饭点了,他自己先干着,让车间罗春文、郭凤彩等这些大我们一点的师傅和我们先去吃饭,回来再接他,保证机器不歇,以免耽误车间维修时间。我们常常看到他在车床前前倾着身躯,推进切刀精心切削,铁削飞旋着的情景……那情景至今不忘。

后来,由于农村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部分职工是一头沉,下班后8小时以外需要急忙回家伺候土地,车间随时随地的维修任务就落在了不是一头沉的郭凤彩和我们这些学生身上了,车间一有维修任务,我们就随时上班进行维修……再后来,我觉得应该提前加工好易损件,一旦损坏可以马上更换,以减少维修时间。当时,全厂运转的水泵有一千三百多台,水泵轴最易损坏,所以在得闲时我们就加工水泵轴,以至于几十根加工好的水泵轴储存着……有一次,厂里的嘎斯汽车急着为客户送产品,因为压盘有一个螺丝坏了,找不到备件,我毛遂自荐用车床加工了一个螺丝,竟然修好了汽车。得到了师傅们的一致赞扬。

现在想来,不仅仅是汤师傅,那时有许多以厂为家、一心为公的师傅们感动着我们。张新德,因为铡草掉了一条腿,被安排做仓库保管员,他可以蒙着眼睛在偌大仓库里的三千多机件中迅速找到你要的物品。张秋玲,18岁在造纸厂参加工作,后来任安全科长,一直到60岁退休,说什么也不退休,连续哭了十几天,离开企业就好像没有了家。罗春文,不上班时,下雨就往车间跑,担心工厂的物品被雨淋着,机电设备被水泡着。张越绍,一位铡草刀磨床工,天天重复着同样的事情,任劳任怨,磨了一辈子刀,也磨掉了自己的一生。徐登旺,一位铁匠,专管锻打车床的切刀,在炉火旁几十年如一日,总是储备着一大堆切刀从不误事。还有,峰峰金属支架厂里我的实习师傅、铣工吴爱英,教给我规范操作;后来酒厂的河北省劳动模范、酒班班长白长锁,抓一把酒糟就知道出酒率和质量……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是一个劳动光荣的年代,那是一个崇尚劳模和工匠精神的年代。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师傅的教诲影响了我的一生,他们热爱劳动、淡泊名利、一丝不苟的精神激励着我们前行。再后来,我们一批学生大部分离开了企业。温、平、孙、靳等调到了行政机关,郭、苗、张、武等走上了企业不同的领导岗位,我则调到行政机关,又到另一家企业服务,后来到了权力机关……前些年因为大运河环保问题,造纸厂也在关闭后,华丽转身为工业遗址公园,保留着两代许多人的青春念想。四十多年过去了,想想我们的师傅,大部分在安度晚年,虽然有的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师傅的教诲却永远在我们心里。

 

作者简介:牛兰学,笔名陶之垚垚,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馆陶人。研究生学历、高级政工师、中共党员。现任河北省邯郸市作协副主席、馆陶县人大常委会二级调研员兼《陶山》杂志总编辑、邯郸学院客座教授、河北省散文委员会主任、中国行走散文作家联盟副主席、邯郸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员。19863月开始发表作品,出版散文集《母亲的纺车》等数部,荣获第六届全国冰心散文奖、首届林非散文奖等多项、多篇散文入选地方中小学语文读本。


    本文网址:http://taoshanwenxue.com/show.asp?id=3505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 戏园/崔俊红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