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留言 | Tags | RSS
Loading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散文随笔 > 正文

我心中的河——卫运河/步步高

作者:18831061390 来源: 日期:2019-08-22 15:49:46 人气:154 加入收藏 评论:0 标签:

我心中的河——卫运河

步步高


    不可否认,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起源于大河之畔,非洲的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的农耕文明;在中东,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开创了美索不达米亚灿烂的文化;在亚洲,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文明的摇篮。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条大河在奔流,她就是家乡的母亲河----卫运河 。

    卫运河是海河的五大水系之一。主要呈南北走向,流经河南、河北、山东等区域,绵延数千里。因源头在春秋时的卫地,而最终由天津入海,取其两端的“卫”字,故名“卫河”;隋朝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家乡一段卫河称永济渠,属于南运河,故称“卫运河”。河面宽广,水质清澈,多有鱼虾,曾是天津人民主要饮用水之一。有诗为证:

            卫运河

    源头在卫辉,入海天津卫。

    滔滔卫运河,走向是南北。

    家乡风光美,依赖她的水。

    为她把腰折,铭记在心扉。

    卫运河的漕运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对历朝历代南北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明清是漕运最兴隆的朝代,漕船有2万多艘。在我们家乡馆陶县徐万仓村建有大型官府粮仓,能储粮万石。卫运河沿岸有很多漕运码头,是装卸货物的集散地。当时,人们流传“走过京,串过卫,赶过三年毛州会”。有见多识广之说。

    我的出生地就是众多漕运码头中的一个。在卫运河的西岸,隔河相对的就是原馆陶县县城所在地(现在称北馆陶)。可以想象,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河面上高船,漕船往来不断,码头上店铺、饭店林立。清朝康熙年间,知县郑先民有一首诗,就是描写这里的景色:

           卫河秋涨

    卫水河源远,秋来涨似春。

    帆樯高过树,波浪不惊人。

    处处无危岸,时时有巨鳞。。

    谁言斯土僻,出郭即通津。

    一九五五年,县城从北馆陶迁至现在的南馆陶。漕运也渐渐衰退下去。码头也失去原意,不再繁华。慢慢演变为一个农业自然村——马头村。有诗为证:

          马头颂

    悠悠蓝天,滔滔卫运。

    巍巍大堤,遥遥古城。

    美哉吾乡,壮哉马头。

    为她折腰,爱她平生。

    我的家乡马头村和山东北馆陶隔河相望,河上架有雄伟壮观的钢筋水泥桥。大桥竣工于1959年3月,因当时的口号“人民公社是照耀社会主义的灯塔”,故称“灯塔桥”。这里是连接河北、山东的咽喉要道,大桥上整天人来车往,络绎不绝。

    我记得,前些年,桥东岸还有三间砖房,屋前有一排高大的杨树。屋里住着一位看护大桥的人,人们喊他“老贾”。他参加过抗美援朝,是复员军人。老贾和妻子、女儿住在这里,也不知道他老家的哪里的。老贾除看桥外,还养着几只山羊、常在两边的堤坡上放羊。有诗为证:

                灯塔桥

    卫运河上灯塔桥,东西通途一要道。

    连接燕赵与齐鲁,人流不断车辆跑。

    河两岸是连绵不断的沙滩。沙是飞沙,洁白而细腻。在里面玩耍,就像是进入了沙漠。日暖天晴时,常常有甲鱼爬到细软的沙滩上晒太阳。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而家乡的人们却很少食用它。小孩子们偶尔捡几个甲鱼蛋煮着吃。老人们说它有地遁术,我还做了实验,抓来一只小甲鱼,用脸盆扣在地上,再压上重物,第二天打开,小甲鱼真的不见了,不知道它是如何逃脱的。细沙的用途很多,我们这里盖房子,用它抹墙底;春节时,用它炒花生;而最大的用处是哺育婴儿,家乡人祖祖辈辈都是在沙土里长大的。婴儿一出生就穿沙土裤。沙土裤用厚厚的家织粗布做成,结实而耐用。细沙用箩筛过,除去杂物,放在铁锅中用火炒热,温度适宜时,倒入土裤中,再放进婴儿,里面干爽而温暖。另外,沙土还有杀菌的作用,这种方法,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在西汉,卫运河曾是黄河故道。历史上决口无数,给两岸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人们沿两岸修筑了两条大堤,为防患未然,年年夯土加固,现在已有相当的规模了。堤岸上,植有成片的柳树,堤坡上是翠绿青草,其间点缀各色野花。我喜欢早晨在堤上散步,迎着初升的太阳,呼吸着湿润清新的空气,欣赏着两岸美丽的自然风光,怎不叫人心旷神怡?

夏天的傍晚,闷热难耐,大堤上却凉风习习。在河里冲一下凉,搬个草苫子在大堤上一躺,听着暮蝉的鸣叫,很快让人进入梦乡。有诗为证:

            长堤春色

    堤上柳依依,坡上草离离。

    卫运水清清,沙丘树稀稀。

    打我儿时起,大堤是记忆。

    千里翠屏障,故乡臂弯里。

    洪水泛滥起,黎民情危急。

    巍巍大堤在,自可显威力。

    华北平原是季风性干燥气候,我的家乡守着卫运河,却是十年九旱。农民种地很难解决温饱问题。听母亲说,她小时候常年跟着姥姥在河南讨饭。解放后,毛主席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的口号,党和政府动员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基础建设,国家在此修建了马头扬水站。从根本上解决了干旱难题。自此,清澈的河水不分昼夜的沿着渠道及时输送到十里八乡的农田里。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马头村是完成公粮最好的村。我的父亲是马头大队党支部书记,至今在我家堂屋的北墙上还挂着当年邯郸地委赠送的,上书“小麦跨长江,抗旱夺丰收”的匾额。有诗为证:
            咏马头扬水站

    昔日马头扬水站,农业命脉它领先。

    灌溉十里八乡地,人来车往围它转。

    勤劳农民有依靠,年年抗旱夺丰产。

    感谢领袖感谢党,多打粮食做贡献。

    我出生在卫运河边,成长在卫运河边。我对她充满着深深的依恋之情。她已溶入了我的血脉,不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她将永远流淌在我的心里。


    本文网址:http://taoshanwenxue.com/show.asp?id=2073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上一篇: 大麦天/步步高
    更多>>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编辑推荐